宜川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咨询中!工业用地招拍挂、厂房购买及租赁、公司注册流程、产业扶持政策、规上企业入库纳统政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精特新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瞪羚企业认定、独角兽企业认定、牛羚企业认定、隐形冠军企业认定、企业上市挂牌、等各项企业优惠政策,一键查询,了解详情!
您想咨询宜川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欢迎致电:400-162-2002
宜川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南部。东经109°41′36〞-110°32′44〞、北纬35°42′39〞-36°23′39〞。东临黄河与山西吉县相望,南与黄龙、韩城为邻,西与富县、洛川接壤,北接延长、宝塔区。东西长76.36千米,南北宽75.32千米,总面积2945平方千米。总人口11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丹州镇,邮编:716200。行政区划代码:610630。区号:0911。拼音:yichuanxian。宜川县辖5个镇、7个乡:丹州镇、秋林镇、云岩镇、阁楼镇、集义镇、英旺乡、交里乡、牛家细乡、新市河乡、高柏乡、壶口乡、寿峰乡。全县辖5镇7乡,1个城区街道办事处,214个村民委员会,5个居委会,638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全县共有30483户,总人口11212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835人。共有劳动力40507人,人口密度为38人/平方公里。【历史沿革】宜川历史悠久,古系雍州之域,西魏大统三年,始置义川县,至今有近1500年历史。宋太平天国初,为避太宗匡义名讳,将义川改为宜川。明清时属延安府,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废道后直属陕西省,民国二十四年隶属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48年3月宜川解放后属黄龙分区,1950年以来先后归属延安专区、延安地区、延安市至今。重大历史事件有宜川战役、秋林会议,重要历史人物有罗汝才、付东华、赵正化、范世昌、邓景亭。古系雍州之域,西魏大统三年,始置义川县。宋太平天国初,为避太宗匡义名讳,义川改为宜川。明清时属延安府,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废道后直属陕西省,民国二十四年隶属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48年3月宜川解放后属黄龙分区,1950年以来先后归属延安专区、延安地区、延安市至今。2000年,宜川县辖3个镇、11个乡:丹州镇、云岩镇、集义镇、牛家佃乡、英旺乡、交里乡、新市河乡、秋林乡、党湾乡、寿峰乡、鹿川乡、高柏乡、壶口乡、阁楼乡。2000年,宜川县辖5个镇、9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1168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丹州镇22740秋林镇7956云岩镇12801阁楼镇6492集义镇7983党湾乡11272英旺乡5671交里乡6347牛家佃乡8970新市河乡6353高柏乡4851壶口乡4673鹿川乡1135寿峰乡4441【自然特征】宜川地处渭北高原、黄河沿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川原相间,分为三个地貌区:黄河沿岸为薄层黄土覆盖的石质丘陵区;县川河以北为黄土破碎塬区;西南部为丘陵土石山区。地势由西向东缓倾,形成西南高、东低的簸箕状地形。境内山脉属横山山系,自北而南有云岩山、野雀山、虎头山、七郎山、凤翅山、蟒头山、茹岭山、盘古山和八郎山等九座大山,全县最高海拔1710米,最低海拔388米。属暖温带半干旱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区域性小气候明显,西南林区凉爽湿润,东部黄河沿岸炎热干燥。年平均气温9.9℃、极端气温39.9℃、-22.4℃,无霜期167天,年均降水量571毫米,年日照2436小时。【水土资源】全县东西长76.36公里,南北宽75.32公里,土地总面积2938.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6.5平方公里,农耕地16291公顷,林地237263公顷,草地66728公顷。森林覆盖率50%,以杨树、桦树、栎树为主,木材蓄积量285万立方米,经济林木有苹果、红枣、核桃、柿子、花椒等。境内河流属黄河水系,自北而南并列有汾川河、仕望河、鹿儿川河、白水川河、如意川河、猴儿川河等六条主要河流。流域总面积5115.5平方公里,河道中下游落差较大,年总径流量17263立方米,水力蕴藏量29560千瓦,可开发5023千瓦,适宜建设水电站。【矿产资源】宜川矿产资源比较缺乏,仅有零星石油、煤、石灰、黄河砂、铜、铁等资源,多系小型矿床,除石油开采近年取得一定成效外,其它基本均无工业开采价值。已探明矿产储量:石灰岩2亿吨、煤50万吨,黄河砂10亿立方米。不过近期发现天然气矿藏100亿立方米,这一发现否定了长期以来当地矿藏贫乏的定论。据悉,宜川县初步探明共有解释煤层60层,可采煤18层,煤炭储量23.9亿吨,煤层气100亿立方米。【国民经济】近年来,在延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宜川以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开展“三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工作重点,全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使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在连续大灾之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02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3964万元,同比增长6.2%;农民人均纯收入1106元,净增90元;财政收入1633万元,增长8.3%,其中地方收入完成1397万元。【教育事业】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56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5所、九年制学校2所、民办完全中学1所、民办初中1所、县重点小学1所、中心小学9所、完全小学2所、初级小学117所、民办小学3所、儿童育智学校1所、幼儿园12所。全县在校学生21169人,其中,高中3528人,初中7906人,小学9735人,接受学前教育儿童1462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17641人,占全县总人口16.04%,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4285人。全县普通中小学校教职工1552人,专任教师1356人,其中:高中159人、初中386人、小学654人、幼儿园157人、儿童育智学校10人。另有乡(镇)农技校12所,村农技校214所。宜川中学是宜川县唯一一所高级中学。其前身为明末成立的“丹山书院”,至清朝嘉庆年间复修更名为“瑞泉书院”,民国初年改为“宜川第一高级小学”。1941年11月正式成立了“宜川县立初级中学”,1958年秋设立完全中学。1978年3月确定为延安地区五所重点中学之一,2003年7月晋升为陕西省重点中学,2006年9月更名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2008年8月增设新校区。【科技状况】建立科技示范乡镇2个,62个科技示范村,347个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点98个,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先后聘请李丙智、路树国、薛振声、刘来喜等省市专家来宜进行科技培训,平均每年培训300-500场次,培训人数达3万人左右,全面提高了产业化的科技水平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累计引进新品种90余种,推行新技术50余项,科技人员进行科技试验,示范60余项,建立科普示范点172个,现在作物良种覆盖率全县已达98%,优良品种普及。【农村经济】宜川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按照“兴果种草,强游上棚,果牧富民,旅游强县”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全面推进产业化建设进程。农村产业化步伐全面加快,形成了以梨果、草畜、棚栽三大产业支撑农村经济的产业格局。果业生产坚持苹果、壶口梨、花椒干鲜果并举,全县苹果总面积达到14万亩,其国挂果6万亩,主要分布在丹州、秋林、牛家佃、新市河、云岩、高柏、阁楼、交里、壶口等九个乡镇;壶口梨总面积达到2.5万亩,主要分布在壶口、高柏两乡镇;花椒总面积达到5.1万亩,以集义、寿峰、秋林镇局部为主的花椒基地已经建成,宜川县1997年被农业部命名为“花椒之乡”。棚栽业开发前景广阔,以英旺、丹州、交里、云岩四乡镇川道为中心,已新建高效大棚1570座。草畜业持续发展,2002年羊子存栏2.3万只,其中舍养533户,7171只;全县人工种草面积6.5万亩,农业基本条件全面改善,全县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村村通程控电话”的“三通”目标。乡镇企业稳步发展,2002年完成总产值11040万元,营业收入10170万元,实现利税总额1060万元。大力实施了山川秀美工程建设,1998年被列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2000年被列为全国山川秀美工程建设试点县。【公路交通】宜川境内公路总长822公里,309国道兰(州)宜(川)路,省道201线渭(南)清(涧)路,延壶路、沿黄公路等干线贯穿境内。从1997年起至2002年,全面实施了各个公路改建工程和乡乡通油路、铺砂石路工程,行政村通车率达到100%,公路完好率达到60%。【文化概况】宜川地处黄河沿岸,系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人类开天辟地始祖盘古曾在此“卜婚”,中华民族先祖曾在此迁徙碾转,大禹治水当年正是从壶口开始的。千百年来,人类活动的社会历史创造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璀璨文化,蟒头山、喜鹊湖、白羚洞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宜川胸鼓、壶口斗鼓、民间布艺、刺绣等名扬海内外。民间文化活动从表演艺术到造型艺术,从民间文学到民俗活动,内容丰富,流传广泛,深受群众喜爱。1、民间表演艺术类,主要有:宜川胸鼓、高跷、陕北说书、民歌、唢呐、武术、锣鼓等。(1)宜川胸鼓是著名的“陕北三鼓”之一。1953年参加陕西省民间艺术表演获得一等奖,1991年在陕西省九运会开幕式一展风采,1991、1992年先后在沈阳、兰州参加中国首届、二届秧歌大赛获得大奖,1993年参加国庆45周年献礼演出,2003年中央电视台拍摄宜川胸鼓专题片面向海外播出,1996年宜川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胸鼓艺术之乡”。(2)壶口斗鼓是陕北传统鼓舞中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有着4000多年的古老历史,几乎失传。2004年经文艺工作者的挖掘,排练推出后,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喜爱。(壶口斗鼓)是秦晋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黄土高原质朴的风骨,是陕北鼓舞中的佼佼者,2004年在西安大唐芙蓉园开园典礼演出,2005年五一在革命圣地延安演出,深受好评。(3)宜川蒲剧艺术根深叶茂,名扬西北五省。解放前多为民间团体,1952年组建宜川蒲剧团。现有专业民间蒲剧团四个,演员百余名,传统剧目60余个,宜川蒲剧团已发展为一个集传统蒲剧,现代歌舞,小品等与一身的大型文艺演出团体。(4)宜川秧歌,包括:高跷、竹马、舞龙、舞狮、跑旱船、晋南小车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2、民间造型艺术类,主要有剪纸、面花、布艺、绘画、纺织、雕刻、刺绣、书法等,尤以剪纸、刺绣、布艺闻名。(1)宜川剪纸风格古朴清新,线条流畅生动,细腻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生活气息。形式多为窗花、枕头花、顶棚花、墙花等,内容多以人物、动物、花鸟、传说、戏剧脸谱等。中央工艺美院的韩子善教授为王素珍的剪纸题词为“深厚之美、质朴之美”。(2)宜川刺绣风格古朴大方,造型简练生动,做工细腻,栩栩如生,品类有风帽、裹肚、头饰、针线包、蛤蟆枕、寿枕、鞋垫、绣花枕等。1984年8月,宜川刺绣、虎头帽、披肩、寿枕、针线包被法国中法友好协会主席基乃木先生带回法国展出。(3)宜川布艺风格拙朴,简练,造型传神、憨厚,品类有老虎,毛驴、鸳鸯、蛤蟆等,给人以富贵、吉祥之感,极具艺术魅力。(4)宜川民间文学主要以传说为主,有蟒头山传说、壶口传说、大禹传说、喜鹊湖传说和白羚洞传说,宜川作者间曾著《梦仙记》一书,予以收录,《蟒头山诸神传说》已整理成册。(5)宜川民间活动主要有社会习俗与民间习俗,包括婚丧嫁娶、过寿、交木等的习俗、礼仪宜川籍作者袁希荣创作了《宜川风俗习惯》一书,详细记述了由来及具体习俗。【体育事业】承办延安市第三届运动会2002年年度比赛,田径、举重、射击等项目获得较好成绩,总体排名第八位。群众体育初步形成了“三八”、“五一”、“七一”等一系列节目赛事活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投资100万元恢复了田径场地,修建了大门、公厕及看台。【卫生状况】宜川县卫生系统共有17个全民医疗卫生单位,编制床位279张,其中有县级综合医院、中医院、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妇幼保健站各1所,5个中心卫生院,7个乡镇卫生院。卫生系统现有职工494个,其中在职职工377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17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7名,中级98名,初级176名。【旅游风景】平日里“湍势吼千牛”的壶口瀑布,在“冷静”中呈现出别样风情:黄河水从两岸形状各异的冰凌、层层叠叠的冰块中飞流直下,激起的水雾在阳光下映射出美丽的彩虹,瀑布下搭起美丽的冰桥,令人不禁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位于黄河中游,晋陕陕谷中段,山西省吉县龙王?。地理位置为北纬36度8分10秒,东经110度26分40秒,海拔448.1米。以壶口瀑布为中心,北至马粪滩,南至小船窝,西至峡谷地域,东至人祖山,总面积100公里。东距吉县县城45公里,距尧都临汾市169公里;西距陕西宜川县城49公里;距革命圣地延安170公里;北距山西省省会太原387公里;南距陕西省省会西安449公里。粗犷、深厚、庄严、豪放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千姿百态,壮观无比的壶口瀑布则是黄河的代表。在这里,古今诗人和音乐家们奏出了一曲曲“黄河大合唱”,唱出了炎黄子孙的心声!从这里往南不远,是龙门上口——孟门。在那里有“孟门夜月”奇景和大禹治水的“镇河石牛”。游人先壶口、次孟门、后龙门,来一次“黄河三绝一线游”,领略大禹治水的遗迹,是非常有趣的。1991年,壶口瀑布被评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壶口瀑布景区开发大有可为,景区内景点星罗棋布,有孟门月夜、镇河神牛、旱地行船、清代长城、明清码头、梳妆台、古炮台、克难坡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从1994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壶口瀑布漂流月,亚洲飞人柯受良和吉县飞人朱朝晖先后驾驶汽车和摩托车成功飞越黄河,壶口景区已成为令人瞩目的旅游热点。【宜川特产】(一)宜川苹果。起步于1984年,主产于丹州镇、秋林镇、牛家佃乡、交里乡、云岩镇、新市河乡、阁楼镇等乡镇。全县从事苹果生产的农户达19779户,占总农户的80%以上。近年来,随着“四项”关键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宜川苹果、质量、效益和知名度不断提高。截止2004年底,栽植面积已达到20.07万亩,其中红富士14.8513万亩;秦冠3.1577万亩,嘎拉3466.9亩,新红星3926.8亩,挂果总面积8万亩。5万亩绿色基地已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2004年苹果总产量72431吨,产值达7560万元,农民人均苹果收入700多元。由于宜川地处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海拨高,所产苹果个大、色艳、质脆、味浓、无污染、耐贮藏,在省市果品评优会上先后有14个品种38次获奖,其中红富士苹果先后获中国第二届杨凌博览会后稷金像奖、2001年省优质水果奖等多个奖项。97年宜川被陕西省列为27个基地县之一。(二)宜川花椒。主产于集义、寿峰和鹿川等地。2004年底全县花椒面积达6.59万亩,其中挂果面积2万亩,产量53.3吨,产值586万元。近年来,不断加快花椒品种结构调整,大力引进“狮子头”、“凤椒”等名优品种,大力推广“一肥、二水、三防、四剪”技术,使花椒质量明显提高,宜川花椒以其“色泽红艳、香味浓郁”而闻名省内外,畅销全国各地。(三)宜川壶口梨。主产于壶口乡和高柏乡。截止2004年底壶口梨面积达2.47万亩,年产量5000吨。壶口梨具有表面光洁,质脆味浓、糖度高、皮薄肉细,果点小、色泽金黄、耐贮运等优生,曾获中国第二届杨凌博览会后稷金像奖,2001年被评为陕西省优质水果奖。(四)宜川核桃。主产于集义和寿峰两乡镇。截止2004年底,核桃面积达2万亩,年产量150吨,产值165万元,宜川核桃皮薄、出仁率高,含油高,深受客商青睐。(五)宜川柿子。主产于寿峰乡、集义镇和秋林镇。全县共有柿子919.5亩,其中挂果面积1705亩,年产量257吨,宜川柿子以其个大、色艳、含糖高而声名远扬,宜川柿饼更是远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青睐。
您想咨询宜川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欢迎致电:400-162-2002
宜川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南部。东经109°41′36〞-110°32′44〞、北纬35°42′39〞-36°23′39〞。东临黄河与山西吉县相望,南与黄龙、韩城为邻,西与富县、洛川接壤,北接延长、宝塔区。东西长76.36千米,南北宽75.32千米,总面积2945平方千米。总人口11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丹州镇,邮编:716200。行政区划代码:610630。区号:0911。拼音:yichuanxian。宜川县辖5个镇、7个乡:丹州镇、秋林镇、云岩镇、阁楼镇、集义镇、英旺乡、交里乡、牛家细乡、新市河乡、高柏乡、壶口乡、寿峰乡。全县辖5镇7乡,1个城区街道办事处,214个村民委员会,5个居委会,638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全县共有30483户,总人口11212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835人。共有劳动力40507人,人口密度为38人/平方公里。【历史沿革】宜川历史悠久,古系雍州之域,西魏大统三年,始置义川县,至今有近1500年历史。宋太平天国初,为避太宗匡义名讳,将义川改为宜川。明清时属延安府,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废道后直属陕西省,民国二十四年隶属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48年3月宜川解放后属黄龙分区,1950年以来先后归属延安专区、延安地区、延安市至今。重大历史事件有宜川战役、秋林会议,重要历史人物有罗汝才、付东华、赵正化、范世昌、邓景亭。古系雍州之域,西魏大统三年,始置义川县。宋太平天国初,为避太宗匡义名讳,义川改为宜川。明清时属延安府,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废道后直属陕西省,民国二十四年隶属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48年3月宜川解放后属黄龙分区,1950年以来先后归属延安专区、延安地区、延安市至今。2000年,宜川县辖3个镇、11个乡:丹州镇、云岩镇、集义镇、牛家佃乡、英旺乡、交里乡、新市河乡、秋林乡、党湾乡、寿峰乡、鹿川乡、高柏乡、壶口乡、阁楼乡。2000年,宜川县辖5个镇、9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1168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丹州镇22740秋林镇7956云岩镇12801阁楼镇6492集义镇7983党湾乡11272英旺乡5671交里乡6347牛家佃乡8970新市河乡6353高柏乡4851壶口乡4673鹿川乡1135寿峰乡4441【自然特征】宜川地处渭北高原、黄河沿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川原相间,分为三个地貌区:黄河沿岸为薄层黄土覆盖的石质丘陵区;县川河以北为黄土破碎塬区;西南部为丘陵土石山区。地势由西向东缓倾,形成西南高、东低的簸箕状地形。境内山脉属横山山系,自北而南有云岩山、野雀山、虎头山、七郎山、凤翅山、蟒头山、茹岭山、盘古山和八郎山等九座大山,全县最高海拔1710米,最低海拔388米。属暖温带半干旱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区域性小气候明显,西南林区凉爽湿润,东部黄河沿岸炎热干燥。年平均气温9.9℃、极端气温39.9℃、-22.4℃,无霜期167天,年均降水量571毫米,年日照2436小时。【水土资源】全县东西长76.36公里,南北宽75.32公里,土地总面积2938.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6.5平方公里,农耕地16291公顷,林地237263公顷,草地66728公顷。森林覆盖率50%,以杨树、桦树、栎树为主,木材蓄积量285万立方米,经济林木有苹果、红枣、核桃、柿子、花椒等。境内河流属黄河水系,自北而南并列有汾川河、仕望河、鹿儿川河、白水川河、如意川河、猴儿川河等六条主要河流。流域总面积5115.5平方公里,河道中下游落差较大,年总径流量17263立方米,水力蕴藏量29560千瓦,可开发5023千瓦,适宜建设水电站。【矿产资源】宜川矿产资源比较缺乏,仅有零星石油、煤、石灰、黄河砂、铜、铁等资源,多系小型矿床,除石油开采近年取得一定成效外,其它基本均无工业开采价值。已探明矿产储量:石灰岩2亿吨、煤50万吨,黄河砂10亿立方米。不过近期发现天然气矿藏100亿立方米,这一发现否定了长期以来当地矿藏贫乏的定论。据悉,宜川县初步探明共有解释煤层60层,可采煤18层,煤炭储量23.9亿吨,煤层气100亿立方米。【国民经济】近年来,在延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宜川以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开展“三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工作重点,全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使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在连续大灾之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02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3964万元,同比增长6.2%;农民人均纯收入1106元,净增90元;财政收入1633万元,增长8.3%,其中地方收入完成1397万元。【教育事业】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56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5所、九年制学校2所、民办完全中学1所、民办初中1所、县重点小学1所、中心小学9所、完全小学2所、初级小学117所、民办小学3所、儿童育智学校1所、幼儿园12所。全县在校学生21169人,其中,高中3528人,初中7906人,小学9735人,接受学前教育儿童1462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17641人,占全县总人口16.04%,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4285人。全县普通中小学校教职工1552人,专任教师1356人,其中:高中159人、初中386人、小学654人、幼儿园157人、儿童育智学校10人。另有乡(镇)农技校12所,村农技校214所。宜川中学是宜川县唯一一所高级中学。其前身为明末成立的“丹山书院”,至清朝嘉庆年间复修更名为“瑞泉书院”,民国初年改为“宜川第一高级小学”。1941年11月正式成立了“宜川县立初级中学”,1958年秋设立完全中学。1978年3月确定为延安地区五所重点中学之一,2003年7月晋升为陕西省重点中学,2006年9月更名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2008年8月增设新校区。【科技状况】建立科技示范乡镇2个,62个科技示范村,347个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点98个,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先后聘请李丙智、路树国、薛振声、刘来喜等省市专家来宜进行科技培训,平均每年培训300-500场次,培训人数达3万人左右,全面提高了产业化的科技水平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累计引进新品种90余种,推行新技术50余项,科技人员进行科技试验,示范60余项,建立科普示范点172个,现在作物良种覆盖率全县已达98%,优良品种普及。【农村经济】宜川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按照“兴果种草,强游上棚,果牧富民,旅游强县”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全面推进产业化建设进程。农村产业化步伐全面加快,形成了以梨果、草畜、棚栽三大产业支撑农村经济的产业格局。果业生产坚持苹果、壶口梨、花椒干鲜果并举,全县苹果总面积达到14万亩,其国挂果6万亩,主要分布在丹州、秋林、牛家佃、新市河、云岩、高柏、阁楼、交里、壶口等九个乡镇;壶口梨总面积达到2.5万亩,主要分布在壶口、高柏两乡镇;花椒总面积达到5.1万亩,以集义、寿峰、秋林镇局部为主的花椒基地已经建成,宜川县1997年被农业部命名为“花椒之乡”。棚栽业开发前景广阔,以英旺、丹州、交里、云岩四乡镇川道为中心,已新建高效大棚1570座。草畜业持续发展,2002年羊子存栏2.3万只,其中舍养533户,7171只;全县人工种草面积6.5万亩,农业基本条件全面改善,全县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村村通程控电话”的“三通”目标。乡镇企业稳步发展,2002年完成总产值11040万元,营业收入10170万元,实现利税总额1060万元。大力实施了山川秀美工程建设,1998年被列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2000年被列为全国山川秀美工程建设试点县。【公路交通】宜川境内公路总长822公里,309国道兰(州)宜(川)路,省道201线渭(南)清(涧)路,延壶路、沿黄公路等干线贯穿境内。从1997年起至2002年,全面实施了各个公路改建工程和乡乡通油路、铺砂石路工程,行政村通车率达到100%,公路完好率达到60%。【文化概况】宜川地处黄河沿岸,系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人类开天辟地始祖盘古曾在此“卜婚”,中华民族先祖曾在此迁徙碾转,大禹治水当年正是从壶口开始的。千百年来,人类活动的社会历史创造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璀璨文化,蟒头山、喜鹊湖、白羚洞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宜川胸鼓、壶口斗鼓、民间布艺、刺绣等名扬海内外。民间文化活动从表演艺术到造型艺术,从民间文学到民俗活动,内容丰富,流传广泛,深受群众喜爱。1、民间表演艺术类,主要有:宜川胸鼓、高跷、陕北说书、民歌、唢呐、武术、锣鼓等。(1)宜川胸鼓是著名的“陕北三鼓”之一。1953年参加陕西省民间艺术表演获得一等奖,1991年在陕西省九运会开幕式一展风采,1991、1992年先后在沈阳、兰州参加中国首届、二届秧歌大赛获得大奖,1993年参加国庆45周年献礼演出,2003年中央电视台拍摄宜川胸鼓专题片面向海外播出,1996年宜川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胸鼓艺术之乡”。(2)壶口斗鼓是陕北传统鼓舞中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有着4000多年的古老历史,几乎失传。2004年经文艺工作者的挖掘,排练推出后,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喜爱。(壶口斗鼓)是秦晋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黄土高原质朴的风骨,是陕北鼓舞中的佼佼者,2004年在西安大唐芙蓉园开园典礼演出,2005年五一在革命圣地延安演出,深受好评。(3)宜川蒲剧艺术根深叶茂,名扬西北五省。解放前多为民间团体,1952年组建宜川蒲剧团。现有专业民间蒲剧团四个,演员百余名,传统剧目60余个,宜川蒲剧团已发展为一个集传统蒲剧,现代歌舞,小品等与一身的大型文艺演出团体。(4)宜川秧歌,包括:高跷、竹马、舞龙、舞狮、跑旱船、晋南小车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2、民间造型艺术类,主要有剪纸、面花、布艺、绘画、纺织、雕刻、刺绣、书法等,尤以剪纸、刺绣、布艺闻名。(1)宜川剪纸风格古朴清新,线条流畅生动,细腻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生活气息。形式多为窗花、枕头花、顶棚花、墙花等,内容多以人物、动物、花鸟、传说、戏剧脸谱等。中央工艺美院的韩子善教授为王素珍的剪纸题词为“深厚之美、质朴之美”。(2)宜川刺绣风格古朴大方,造型简练生动,做工细腻,栩栩如生,品类有风帽、裹肚、头饰、针线包、蛤蟆枕、寿枕、鞋垫、绣花枕等。1984年8月,宜川刺绣、虎头帽、披肩、寿枕、针线包被法国中法友好协会主席基乃木先生带回法国展出。(3)宜川布艺风格拙朴,简练,造型传神、憨厚,品类有老虎,毛驴、鸳鸯、蛤蟆等,给人以富贵、吉祥之感,极具艺术魅力。(4)宜川民间文学主要以传说为主,有蟒头山传说、壶口传说、大禹传说、喜鹊湖传说和白羚洞传说,宜川作者间曾著《梦仙记》一书,予以收录,《蟒头山诸神传说》已整理成册。(5)宜川民间活动主要有社会习俗与民间习俗,包括婚丧嫁娶、过寿、交木等的习俗、礼仪宜川籍作者袁希荣创作了《宜川风俗习惯》一书,详细记述了由来及具体习俗。【体育事业】承办延安市第三届运动会2002年年度比赛,田径、举重、射击等项目获得较好成绩,总体排名第八位。群众体育初步形成了“三八”、“五一”、“七一”等一系列节目赛事活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投资100万元恢复了田径场地,修建了大门、公厕及看台。【卫生状况】宜川县卫生系统共有17个全民医疗卫生单位,编制床位279张,其中有县级综合医院、中医院、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妇幼保健站各1所,5个中心卫生院,7个乡镇卫生院。卫生系统现有职工494个,其中在职职工377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17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7名,中级98名,初级176名。【旅游风景】平日里“湍势吼千牛”的壶口瀑布,在“冷静”中呈现出别样风情:黄河水从两岸形状各异的冰凌、层层叠叠的冰块中飞流直下,激起的水雾在阳光下映射出美丽的彩虹,瀑布下搭起美丽的冰桥,令人不禁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位于黄河中游,晋陕陕谷中段,山西省吉县龙王?。地理位置为北纬36度8分10秒,东经110度26分40秒,海拔448.1米。以壶口瀑布为中心,北至马粪滩,南至小船窝,西至峡谷地域,东至人祖山,总面积100公里。东距吉县县城45公里,距尧都临汾市169公里;西距陕西宜川县城49公里;距革命圣地延安170公里;北距山西省省会太原387公里;南距陕西省省会西安449公里。粗犷、深厚、庄严、豪放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千姿百态,壮观无比的壶口瀑布则是黄河的代表。在这里,古今诗人和音乐家们奏出了一曲曲“黄河大合唱”,唱出了炎黄子孙的心声!从这里往南不远,是龙门上口——孟门。在那里有“孟门夜月”奇景和大禹治水的“镇河石牛”。游人先壶口、次孟门、后龙门,来一次“黄河三绝一线游”,领略大禹治水的遗迹,是非常有趣的。1991年,壶口瀑布被评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壶口瀑布景区开发大有可为,景区内景点星罗棋布,有孟门月夜、镇河神牛、旱地行船、清代长城、明清码头、梳妆台、古炮台、克难坡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从1994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壶口瀑布漂流月,亚洲飞人柯受良和吉县飞人朱朝晖先后驾驶汽车和摩托车成功飞越黄河,壶口景区已成为令人瞩目的旅游热点。【宜川特产】(一)宜川苹果。起步于1984年,主产于丹州镇、秋林镇、牛家佃乡、交里乡、云岩镇、新市河乡、阁楼镇等乡镇。全县从事苹果生产的农户达19779户,占总农户的80%以上。近年来,随着“四项”关键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宜川苹果、质量、效益和知名度不断提高。截止2004年底,栽植面积已达到20.07万亩,其中红富士14.8513万亩;秦冠3.1577万亩,嘎拉3466.9亩,新红星3926.8亩,挂果总面积8万亩。5万亩绿色基地已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2004年苹果总产量72431吨,产值达7560万元,农民人均苹果收入700多元。由于宜川地处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海拨高,所产苹果个大、色艳、质脆、味浓、无污染、耐贮藏,在省市果品评优会上先后有14个品种38次获奖,其中红富士苹果先后获中国第二届杨凌博览会后稷金像奖、2001年省优质水果奖等多个奖项。97年宜川被陕西省列为27个基地县之一。(二)宜川花椒。主产于集义、寿峰和鹿川等地。2004年底全县花椒面积达6.59万亩,其中挂果面积2万亩,产量53.3吨,产值586万元。近年来,不断加快花椒品种结构调整,大力引进“狮子头”、“凤椒”等名优品种,大力推广“一肥、二水、三防、四剪”技术,使花椒质量明显提高,宜川花椒以其“色泽红艳、香味浓郁”而闻名省内外,畅销全国各地。(三)宜川壶口梨。主产于壶口乡和高柏乡。截止2004年底壶口梨面积达2.47万亩,年产量5000吨。壶口梨具有表面光洁,质脆味浓、糖度高、皮薄肉细,果点小、色泽金黄、耐贮运等优生,曾获中国第二届杨凌博览会后稷金像奖,2001年被评为陕西省优质水果奖。(四)宜川核桃。主产于集义和寿峰两乡镇。截止2004年底,核桃面积达2万亩,年产量150吨,产值165万元,宜川核桃皮薄、出仁率高,含油高,深受客商青睐。(五)宜川柿子。主产于寿峰乡、集义镇和秋林镇。全县共有柿子919.5亩,其中挂果面积1705亩,年产量257吨,宜川柿子以其个大、色艳、含糖高而声名远扬,宜川柿饼更是远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青睐。
陕西招商政策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陕西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