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党村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咨询中!打算来联党村投资的老板,您想了解联党村的哪些信息?工业用地信息、厂房租购价格、注册公司流程、招商引资政策、地方产业规划、自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环境、区位交通优势等信息,欢迎致电:400-116-9096
联党村位于武屯镇东北2.5公里处,坐落在古栎阳城遗址内北端,东邻任张,西接房村,南与广阳、西相、御宝村接壤。共辖南丁、东党、西党、汤家、花刘、新义6个村民小组(自然村),村委会设在西党组。2010年全村共有360户,1434人,耕地面积2566亩,人均纯收入5626元。该村明清时属临潼县永丰乡阜广里管辖。民国后期,金汤堡(汤家)、南丁村归属康桥镇二保管辖,党家堡(现东党、西党)、花刘堡(庄子)归武屯镇三保管辖。解放后行政区划变更频繁。1955年冬成立初级社,6个自然村合称“联党村”。1956年,成立武屯乡,下设集化社,联党为集化二社,下辖6个自然村。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集化大队,属阎良公社武屯管区。1961年改属武屯公社。“文革”期间,一度更名为红联大队。1984年改为联党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下辖6个村民小组。1987年8月1日随区划调整归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1997年改为镇)管辖至今。联党村交通便利,有康武路和任义路从中穿过,村民出行十分方便。2009年,硬化了南丁、东党、花刘村组街道共计1700米,安装路灯44盏,任义路也水泥硬化1700米,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联党境内土地肥沃平坦,水土保持良好,水利条件优越。民国时,水利设施简陋,基本靠天吃饭。1958年修建泾惠四支渠后,境内始得浇灌。近些年来,政府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全村共打机井30眼。2009年该村340余户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确保了人畜饮水安全。经过农网改造,2010年全村的变压器由原来5台增加到7台,功率达到1040千伏安,管理规范、运行安全,彻底解决了当地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的用电问题。东党组原有个外科医生徐俊德,行医治病,颇有名望。他的部分偏方已录入《中国秘方集》。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医疗事业不断发展,农村逐步办起医疗室。1968年村级保健站成立,设有内科、外科、药房、注射室、妇幼保健、防疫等。2007年后兴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全村721人参加了新农保,201人领上了养老保险金。该村原有试验站、农机站、铁业社、面粉厂等企业,后相继停办。改革开放后,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迅猛,个体经济飞速发展。2010年全村从商人员45人,每人年收入1.5万元,共68万元;从事建筑业者328人,每人收入1万元,共328万元。从事运输业者30人,每人1万元,共30万元;工业从业人员14人,每人年收入1.5万元,共21万元。全村农业收入806万元。一、村组概述(一)南丁组南丁组位于联党村东南部,四邻分别与东党、西党、新义、关东、贺王连界。2010年该组有村民82户,340人,耕地面积602亩。民国前后该村有城墙,城内有更道,为封闭式,大门南开,上有门楼,环城有城壕,城东西宽约80米,南北长约110米。城内一条街道贯通南北,两排住房共约20户,100余人,耕地大约400亩。解放后辟有北门,城后被拆除。城外西边有小庙一座,坐北面南,解放后拆除。丁姓系该村一大家族,系当地十八户丁家之一,与车门丁、湾里丁的丁姓同族;党姓为两支,一支为东党支系,一支为老户;井姓原籍河南邓县(今邓州市)彭桥,清末父子四人迁此定居;杨姓约于民国二十年由山东迁入;吴姓系1962年从华阴迁入的移民;王姓祖上系湖北人,清末时来此给丁家做饭,后留居于此;盛姓是今铜川市耀州区瑶曲镇人,七十年代招赘于本村党姓;张、李、郭、赵等姓也先后招赘本村党姓、井姓。(二)东党组该村位于联党村东北部,在古栎阳城遗址北端,四邻分别与任张、古城屯、西党、南丁接壤,属泾惠一支渠下游灌区。任义路东西穿境而过,路网相连,出行方便。据《党氏支谱》记载,金时党姓在此落居,距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明清时该村城门门额镌“正兴堡”三字,不知源于何时。明清时东西党之间有一楼子院,院内有两座防御避险的楼子,故人称“双楼党”。党家堡后分为两村,该村居东,故名东党村,现为东党组。1978年当地水位上升,该村东迁。该村有党、张、孟、徐等姓氏。党姓先祖金代就落居于此,其后裔分为五支;张姓祖上招赘到党家;孟姓是华阴移民1962年迁入此地;徐姓祖上约于1904年从山东临朐县迁入新义村,后又迁入东党安居,1985年迁住阎良城区;胡姓系党姓招赘,由任张孝泉刘迁入;王姓由孟姓招赘;刘姓、杨姓、姚姓均为党姓招赘。1949年该村共19户,约60人,耕地面积700亩,全属旱地,以种麦为主,豆类为副。2010年该村有54户,221人,耕地面积为389亩。(三)西党村该村位于联党村委会附近,四邻分别为东党、南丁、新义、花刘、汤家、古屯,居古栎阳城遗址北端。境内有康武路东接任张西通义和,地域平坦,出行便利,有泾惠一支渠可灌溉农田。西党为党姓始建村落。据传,明代称“党老堡”。明清时东西党共称为“双楼党”。清末兵燹后,到处是残垣断壁,周围人称“烂党”。解放前和东党编为一个村。解放后,党家堡分为两村,该村居西,称西党村。1978年当地水位上升,部分村民房倒屋塌,遂迁村外,形成今工字形街道。1998年村民集资加上公助,硬化村内道路300米,2010年安装路灯11盏。党姓是该村主姓,分为三支,均为老户,另有李、段、黄、王等姓氏。李姓祖上与党家是姑表亲戚,民国初从今关山镇孙李村迁入;段姓系蓝田县普化镇人,上世纪七十年代与党姓婚后居此;黄姓系山阳县人,1982年迁入此地;王姓为党姓招赘落户;李靖详原籍三原县城关镇大李村,2008年由党姓招赘;李宪文由党姓招赘,原籍关山镇康村。1949年该村有9户,50口人,耕地面积约300亩,全是旱地,主产小麦,兼种豆类。2010年该村有40户,170人,耕地面积301亩。(四)汤家村该村位于联党村西北部,与花刘、新义在南北一条线上,四邻分别与西党、花刘、房村、古屯相接,因汤姓建村而得名,乾隆《临潼县志》中康桥镇下的“金汤堡”即是该村。泾惠一支渠灌溉全村耕地。康武路从村中南北穿过。旧时该村有城,城内有一条南北街道,城外南北各有一座小庙,群众称为南庙、北庙。后因战乱,村落烧毁,城庙逐渐无存。1977年水位上升,房倒屋塌,后迁居西移。2009年安装路灯7盏,村民出行便利。汤姓为该村主姓,另有丁、马、郑、刘、党、王、强、张姓。丁姓分为三支,均为老户;马姓清末由关山镇北马村迁入;郑姓系汤姓招赘,民国中期从渭南县沙王、大白杨迁入此地;刘姓系1964年冬迁入的大荔县朝邑镇移民;党姓是新兴街道办秦郭村人,系丁姓招赘;强姓是武屯镇沟王村强家组人,系汤姓招赘;张姓系丁姓招赘;王姓是从新兴街办新兴村招赘到郑家的。1949年该村有8户,60余人,耕地面积约300亩。2010年有48户,182人,耕地面积369亩。(五)花刘村该村位于联党村委会之西,周围与西党、汤家、义和东、新义、房东相接,居古栎阳城遗址内。泾惠四支渠、一支渠可浇灌全部农田。康武路南北穿村而过,任义路与康武路十字相交域内,地域平坦,交通方便。相传,明代有一刘姓迁此定居,因弹棉花技艺高超而闻名乡里,故村名为“花刘”。据该村刘双财讲,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该村曾出土一块墓志,志文中有“花刘堡”。该村旧时有城墙,城内有更道,并辟有北门,北门上有门楼,城内有南北街道一条,住户分为两排,城四周有城壕。城外西侧有一高大的砖砌碑楼,庄严大气。城北有一小庙,庙西有一座石刻牌楼,上有浮雕图案,后毁于战乱。1977年本地水位上升,村民无法居住,几户迁到村西南约200米处。后因人口剧增,整村遂西移到五十余米处的今址,西迁的几户也返迁回村,形成现在格局。刘姓为该村的主姓,另有党、宁、李、王等姓。刘姓分为两支,均为老户;党姓为东党、西党两支;宁姓1970年从临潼县马额镇迁入;李姓是1964年返迁安置的大荔县朝邑镇移民;王姓是蓝田县金山镇人,1932年在此做活时留居下来的。1949年,该村有12户,约70口人,耕地面积约300亩。2010年,有69户,271人,耕地面积451亩。(六)新义村该村位于联党村西南部,四边分别与南丁、花刘、西党、义和、小屯、关庄连界,居古栎阳城遗址西部。有泾惠四支渠东西穿境,康武路从村东经过。新义为移民建村。光绪二十六年(1900)前后到解放的50余年间,先后有山东、河南的灾民在此置地开荒、出门给人做活,由于居住分散,便以姓称庄,故有韩庄、丛庄、任庄、杨庄等,各庄之间相隔一里开外。1958年泾惠四支渠修通后,渠南有任、韩、丛、徐姓,其余住大庄,村子人称渠南为南庄子,当地人称该村为“花刘庄子”。民国时,各庄统称“花刘庄子”,与花刘堡同属武屯镇三保所辖。解放后,为便于耕作,村民集中居住到学校南侧,建立新村。村民虽来自四面八方,却都勤劳朴实、有情有义,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遂将新村取名为“新义村”。1977年当地水位上升,该村又迁四支渠南。2005年村里自筹公助铺设了村内宽5米,长340米的水泥路,与村东过境的康武路连通。该村有韩、丛、杨、任、尼、霰、井、张、赵、徐、刘、王、孟、水、邢、万等姓氏。韩姓虽迁入较早,却无据可考;丛姓祖上于清光绪年间由山东高密县迁入;杨姓祖籍山东,清末从柞水县迁入;徐姓祖上约1904年从山东临朐县迁入;尼姓清光绪二十年前后来陕,初住阎良镇凤凰岭,后迁安芦,再居关庄,终迁新义南庄子;任姓系尼姓外甥;万姓是河南孟津人,1936年迁入,靠出门打铁为生;邢姓系万姓外甥,1944年后来此,先住花刘,解放后迁居新义;张姓祖上是山东临朐县人,清末年兄弟二人迁此;王姓1929年由今新兴街办水北村随母迁入;孟姓1933年从渭南县东孟家村随母迁入;刘姓祖籍山东临朐县,民国时在康桥镇菩萨坡给人做活,解放后迁此;水姓原籍蓝田县金山镇,解放前在周边做日子活,解放时定居该村;霰姓原籍山东临朐县南亭子村,1909年来陕,先居今御东村中合组,后迁此;赵姓1929年由商县迁入,之前住相桥石川河土窑洞里;井姓1900年从河南邓县(今邓州市)彭桥来陕,先住南丁村,后迁新义村。2010年全村有67户,248人,耕地面积为406亩二、本村人物党儒统
联党村位于武屯镇东北2.5公里处,坐落在古栎阳城遗址内北端,东邻任张,西接房村,南与广阳、西相、御宝村接壤。共辖南丁、东党、西党、汤家、花刘、新义6个村民小组(自然村),村委会设在西党组。2010年全村共有360户,1434人,耕地面积2566亩,人均纯收入5626元。该村明清时属临潼县永丰乡阜广里管辖。民国后期,金汤堡(汤家)、南丁村归属康桥镇二保管辖,党家堡(现东党、西党)、花刘堡(庄子)归武屯镇三保管辖。解放后行政区划变更频繁。1955年冬成立初级社,6个自然村合称“联党村”。1956年,成立武屯乡,下设集化社,联党为集化二社,下辖6个自然村。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集化大队,属阎良公社武屯管区。1961年改属武屯公社。“文革”期间,一度更名为红联大队。1984年改为联党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下辖6个村民小组。1987年8月1日随区划调整归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1997年改为镇)管辖至今。联党村交通便利,有康武路和任义路从中穿过,村民出行十分方便。2009年,硬化了南丁、东党、花刘村组街道共计1700米,安装路灯44盏,任义路也水泥硬化1700米,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联党境内土地肥沃平坦,水土保持良好,水利条件优越。民国时,水利设施简陋,基本靠天吃饭。1958年修建泾惠四支渠后,境内始得浇灌。近些年来,政府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全村共打机井30眼。2009年该村340余户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确保了人畜饮水安全。经过农网改造,2010年全村的变压器由原来5台增加到7台,功率达到1040千伏安,管理规范、运行安全,彻底解决了当地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的用电问题。东党组原有个外科医生徐俊德,行医治病,颇有名望。他的部分偏方已录入《中国秘方集》。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医疗事业不断发展,农村逐步办起医疗室。1968年村级保健站成立,设有内科、外科、药房、注射室、妇幼保健、防疫等。2007年后兴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全村721人参加了新农保,201人领上了养老保险金。该村原有试验站、农机站、铁业社、面粉厂等企业,后相继停办。改革开放后,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迅猛,个体经济飞速发展。2010年全村从商人员45人,每人年收入1.5万元,共68万元;从事建筑业者328人,每人收入1万元,共328万元。从事运输业者30人,每人1万元,共30万元;工业从业人员14人,每人年收入1.5万元,共21万元。全村农业收入806万元。一、村组概述(一)南丁组南丁组位于联党村东南部,四邻分别与东党、西党、新义、关东、贺王连界。2010年该组有村民82户,340人,耕地面积602亩。民国前后该村有城墙,城内有更道,为封闭式,大门南开,上有门楼,环城有城壕,城东西宽约80米,南北长约110米。城内一条街道贯通南北,两排住房共约20户,100余人,耕地大约400亩。解放后辟有北门,城后被拆除。城外西边有小庙一座,坐北面南,解放后拆除。丁姓系该村一大家族,系当地十八户丁家之一,与车门丁、湾里丁的丁姓同族;党姓为两支,一支为东党支系,一支为老户;井姓原籍河南邓县(今邓州市)彭桥,清末父子四人迁此定居;杨姓约于民国二十年由山东迁入;吴姓系1962年从华阴迁入的移民;王姓祖上系湖北人,清末时来此给丁家做饭,后留居于此;盛姓是今铜川市耀州区瑶曲镇人,七十年代招赘于本村党姓;张、李、郭、赵等姓也先后招赘本村党姓、井姓。(二)东党组该村位于联党村东北部,在古栎阳城遗址北端,四邻分别与任张、古城屯、西党、南丁接壤,属泾惠一支渠下游灌区。任义路东西穿境而过,路网相连,出行方便。据《党氏支谱》记载,金时党姓在此落居,距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明清时该村城门门额镌“正兴堡”三字,不知源于何时。明清时东西党之间有一楼子院,院内有两座防御避险的楼子,故人称“双楼党”。党家堡后分为两村,该村居东,故名东党村,现为东党组。1978年当地水位上升,该村东迁。该村有党、张、孟、徐等姓氏。党姓先祖金代就落居于此,其后裔分为五支;张姓祖上招赘到党家;孟姓是华阴移民1962年迁入此地;徐姓祖上约于1904年从山东临朐县迁入新义村,后又迁入东党安居,1985年迁住阎良城区;胡姓系党姓招赘,由任张孝泉刘迁入;王姓由孟姓招赘;刘姓、杨姓、姚姓均为党姓招赘。1949年该村共19户,约60人,耕地面积700亩,全属旱地,以种麦为主,豆类为副。2010年该村有54户,221人,耕地面积为389亩。(三)西党村该村位于联党村委会附近,四邻分别为东党、南丁、新义、花刘、汤家、古屯,居古栎阳城遗址北端。境内有康武路东接任张西通义和,地域平坦,出行便利,有泾惠一支渠可灌溉农田。西党为党姓始建村落。据传,明代称“党老堡”。明清时东西党共称为“双楼党”。清末兵燹后,到处是残垣断壁,周围人称“烂党”。解放前和东党编为一个村。解放后,党家堡分为两村,该村居西,称西党村。1978年当地水位上升,部分村民房倒屋塌,遂迁村外,形成今工字形街道。1998年村民集资加上公助,硬化村内道路300米,2010年安装路灯11盏。党姓是该村主姓,分为三支,均为老户,另有李、段、黄、王等姓氏。李姓祖上与党家是姑表亲戚,民国初从今关山镇孙李村迁入;段姓系蓝田县普化镇人,上世纪七十年代与党姓婚后居此;黄姓系山阳县人,1982年迁入此地;王姓为党姓招赘落户;李靖详原籍三原县城关镇大李村,2008年由党姓招赘;李宪文由党姓招赘,原籍关山镇康村。1949年该村有9户,50口人,耕地面积约300亩,全是旱地,主产小麦,兼种豆类。2010年该村有40户,170人,耕地面积301亩。(四)汤家村该村位于联党村西北部,与花刘、新义在南北一条线上,四邻分别与西党、花刘、房村、古屯相接,因汤姓建村而得名,乾隆《临潼县志》中康桥镇下的“金汤堡”即是该村。泾惠一支渠灌溉全村耕地。康武路从村中南北穿过。旧时该村有城,城内有一条南北街道,城外南北各有一座小庙,群众称为南庙、北庙。后因战乱,村落烧毁,城庙逐渐无存。1977年水位上升,房倒屋塌,后迁居西移。2009年安装路灯7盏,村民出行便利。汤姓为该村主姓,另有丁、马、郑、刘、党、王、强、张姓。丁姓分为三支,均为老户;马姓清末由关山镇北马村迁入;郑姓系汤姓招赘,民国中期从渭南县沙王、大白杨迁入此地;刘姓系1964年冬迁入的大荔县朝邑镇移民;党姓是新兴街道办秦郭村人,系丁姓招赘;强姓是武屯镇沟王村强家组人,系汤姓招赘;张姓系丁姓招赘;王姓是从新兴街办新兴村招赘到郑家的。1949年该村有8户,60余人,耕地面积约300亩。2010年有48户,182人,耕地面积369亩。(五)花刘村该村位于联党村委会之西,周围与西党、汤家、义和东、新义、房东相接,居古栎阳城遗址内。泾惠四支渠、一支渠可浇灌全部农田。康武路南北穿村而过,任义路与康武路十字相交域内,地域平坦,交通方便。相传,明代有一刘姓迁此定居,因弹棉花技艺高超而闻名乡里,故村名为“花刘”。据该村刘双财讲,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该村曾出土一块墓志,志文中有“花刘堡”。该村旧时有城墙,城内有更道,并辟有北门,北门上有门楼,城内有南北街道一条,住户分为两排,城四周有城壕。城外西侧有一高大的砖砌碑楼,庄严大气。城北有一小庙,庙西有一座石刻牌楼,上有浮雕图案,后毁于战乱。1977年本地水位上升,村民无法居住,几户迁到村西南约200米处。后因人口剧增,整村遂西移到五十余米处的今址,西迁的几户也返迁回村,形成现在格局。刘姓为该村的主姓,另有党、宁、李、王等姓。刘姓分为两支,均为老户;党姓为东党、西党两支;宁姓1970年从临潼县马额镇迁入;李姓是1964年返迁安置的大荔县朝邑镇移民;王姓是蓝田县金山镇人,1932年在此做活时留居下来的。1949年,该村有12户,约70口人,耕地面积约300亩。2010年,有69户,271人,耕地面积451亩。(六)新义村该村位于联党村西南部,四边分别与南丁、花刘、西党、义和、小屯、关庄连界,居古栎阳城遗址西部。有泾惠四支渠东西穿境,康武路从村东经过。新义为移民建村。光绪二十六年(1900)前后到解放的50余年间,先后有山东、河南的灾民在此置地开荒、出门给人做活,由于居住分散,便以姓称庄,故有韩庄、丛庄、任庄、杨庄等,各庄之间相隔一里开外。1958年泾惠四支渠修通后,渠南有任、韩、丛、徐姓,其余住大庄,村子人称渠南为南庄子,当地人称该村为“花刘庄子”。民国时,各庄统称“花刘庄子”,与花刘堡同属武屯镇三保所辖。解放后,为便于耕作,村民集中居住到学校南侧,建立新村。村民虽来自四面八方,却都勤劳朴实、有情有义,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遂将新村取名为“新义村”。1977年当地水位上升,该村又迁四支渠南。2005年村里自筹公助铺设了村内宽5米,长340米的水泥路,与村东过境的康武路连通。该村有韩、丛、杨、任、尼、霰、井、张、赵、徐、刘、王、孟、水、邢、万等姓氏。韩姓虽迁入较早,却无据可考;丛姓祖上于清光绪年间由山东高密县迁入;杨姓祖籍山东,清末从柞水县迁入;徐姓祖上约1904年从山东临朐县迁入;尼姓清光绪二十年前后来陕,初住阎良镇凤凰岭,后迁安芦,再居关庄,终迁新义南庄子;任姓系尼姓外甥;万姓是河南孟津人,1936年迁入,靠出门打铁为生;邢姓系万姓外甥,1944年后来此,先住花刘,解放后迁居新义;张姓祖上是山东临朐县人,清末年兄弟二人迁此;王姓1929年由今新兴街办水北村随母迁入;孟姓1933年从渭南县东孟家村随母迁入;刘姓祖籍山东临朐县,民国时在康桥镇菩萨坡给人做活,解放后迁此;水姓原籍蓝田县金山镇,解放前在周边做日子活,解放时定居该村;霰姓原籍山东临朐县南亭子村,1909年来陕,先居今御东村中合组,后迁此;赵姓1929年由商县迁入,之前住相桥石川河土窑洞里;井姓1900年从河南邓县(今邓州市)彭桥来陕,先住南丁村,后迁新义村。2010年全村有67户,248人,耕地面积为406亩二、本村人物党儒统
陕西招商项目
-
莱德智造产业园陕西-西安-阎良区
-
西安阎良荆山开发区陕西-西安-阎良区
-
陕西远方科技园陕西-西安-阎良区
-
陕西西安CAIB航空产业基地陕西-西安-阎良区
-
西安渭北工业区阎良航空工业组团陕西-西安-阎良区
-
西安阎良帝尔航空产业园陕西-西安-阎良区
陕西招商政策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陕西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